6月10日,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0項),廣西18個項目入選。
我區入選本批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18個項目分別是:仫佬族古歌、壯族天琴藝術、多耶、壯族打扁擔、末倫、搶花炮(壯族搶花炮)、貝雕(北海貝雕)、骨角雕(合浦角雕)、米粉制作技藝(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米粉制作技藝(桂林米粉制作技藝)、龜苓膏配制技藝、瑤族祝著節、壯族儂峒節、壯族會鼓習俗、大安校水柜習俗、敬老習俗(壯族補糧敬老習俗)、茶俗(瑤族油茶習俗)、規約習俗(瑤族石牌習俗),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類別,多方位展現了廣西獨具特色的風俗民情、歷史文化。
據《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顯示,廣西在本次申報工作中取得了新突破。廣西本批次新列入項目16項,擴展項目2項,入選率達到60%,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是廣西歷次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入選率最高的一次。此外,搶花炮(壯族搶花炮)的入選彌補了廣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沒有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的空白;北海市貝雕(北海貝雕)、骨角雕(合浦角雕),貴港市大安校水柜習俗的入選,彌補了北海市、貴港市沒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空白,實現了全區14個設區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全覆蓋。
今后,廣西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要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切實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壯族天琴
北海貝雕
柳州螺螄粉
上一篇
下一篇
(4)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二者區別在于: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物質”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非物質”性,這是二者本質的差別所在。
此次“行走的思政課”是我校推動“大思政”教育創新的重要嘗試,旨在打破學科界限,讓學生在歷史文化中汲取精神養分。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以腳步丈量歷史,以實踐深化認同,在云岡文化的浸潤中汲取前行力量,立志成為兼具醫學素養與文化情懷的新時代健康守護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字藏品app設計了3D展示的功能,借助虛擬技術,將文物等珍貴的文化遺產進行高效、準確的展示。數字藏品app收錄豐富的文化遺產信息,無論是文物、書畫、音樂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和360度展示。數字化文化遺產是一種全新的文化保護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