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粵文旅宣圖/通訊員提供
匠心獨運的潮繡、端硯、廣彩瓷、潮州木雕、楓溪手拉朱泥壺,大俗大雅的潮州工夫茶藝,素有“南國紅豆”之稱的粵劇……
8月25日,廣東省8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精彩亮相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金子松、葉漢鐘、翟惠玲、劉瑞玲、吳晗哲等5位省、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絕活”,展示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開幕式現場
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由文化和旅游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在濟南市主辦,以“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展會設主會場、分會場和線上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
金子松現場展示潮州木雕
翟惠玲展示廣彩瓷燒制技藝
吳晗哲展示陶器燒制技藝(楓溪手拉朱泥壺制作技藝)
在1.4萬平方米的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設“新時代新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非遺保護成果展、“欣欣向榮”大運河沿線非遺展、“美好生活”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展、“茶和天下”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展4個板塊,同時舉辦“華服之美”非遺服飾秀、“中國味道”非遺美食節等分會場活動,以及學術論壇、座談交流等。
非遺服飾秀現場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奕民,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武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毛凌文參加了本屆非遺博覽會開幕式和同期舉辦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應邀出席了“華服之美”非遺服飾秀。(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文 藝
校對 | 周 勇
(4)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二者區別在于: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物質”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非物質”性,這是二者本質的差別所在。
此次“行走的思政課”是我校推動“大思政”教育創新的重要嘗試,旨在打破學科界限,讓學生在歷史文化中汲取精神養分。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以腳步丈量歷史,以實踐深化認同,在云岡文化的浸潤中汲取前行力量,立志成為兼具醫學素養與文化情懷的新時代健康守護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字藏品app設計了3D展示的功能,借助虛擬技術,將文物等珍貴的文化遺產進行高效、準確的展示。數字藏品app收錄豐富的文化遺產信息,無論是文物、書畫、音樂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和360度展示。數字化文化遺產是一種全新的文化保護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