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東莞向海內外征集非遺文化創意產品
中新網東莞5月28日電(李映民 李純)國貿城杯?東莞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產品大賽啟動儀式28日在廣東東莞舉行。大賽將通過線上征集非遺創意作品,線下進行評選、比賽的方式,向海內外征集東莞非遺文化創意作品,讓東莞的非遺文化在新生代設計師的設計眼光下煥發出新光彩。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非遺創意產品大賽旨在保護、傳承和弘揚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秉承“傳承東莞非遺文化、推動文化創新潮流”的宗旨,大力提倡與推進社會創新理念,煥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機。
比賽的作品分為設計類、工藝美術類、影視動畫類,參賽者可任意選擇作品類別參與比賽。大賽要求參賽的作品要以“城市禮品”為主題,以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創作原型,凸顯傳承與弘揚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中心思想,蘊含東莞非遺元素,創意獨到,設計新穎,具有一定的時代文化內涵、良好的藝術品位和當代審美意趣。在創作與設計理念、用材用料、造型形態、工藝技術及應用設計上,參賽作品要有所創新突破。
東莞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產品大賽啟動儀式28日在廣東東莞舉行。圖為現場用創意方式傳承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映民 攝
東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作為珍貴的文化信息資源,在傳承東莞本土文化、推動文化創新潮流中起著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傳承發展東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次賽事的獲獎作品將投入市場,進行生產性保護。
在網絡評選期間,主辦方將同時啟動向社會各界征集愿意投資東莞非遺文創產品的企業,進而篩選出相關企業作為本次大賽的路演評審團。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路演,力爭把獲獎作品轉化為有商品屬性的東莞藝術品,將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莞制造結合起來。(完)
(4)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二者區別在于: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物質”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非物質”性,這是二者本質的差別所在。
此次“行走的思政課”是我校推動“大思政”教育創新的重要嘗試,旨在打破學科界限,讓學生在歷史文化中汲取精神養分。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以腳步丈量歷史,以實踐深化認同,在云岡文化的浸潤中汲取前行力量,立志成為兼具醫學素養與文化情懷的新時代健康守護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字藏品app設計了3D展示的功能,借助虛擬技術,將文物等珍貴的文化遺產進行高效、準確的展示。數字藏品app收錄豐富的文化遺產信息,無論是文物、書畫、音樂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和360度展示。數字化文化遺產是一種全新的文化保護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