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138名學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杜老師通過對陜西省非遺——黑陶文化的發展歷程、黑陶制作工藝和非遺傳承人進行講解,讓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初步的了解;杜老師介紹了陜西華縣皮影戲、秦腔、陜北秧歌和延川剪紙四種非遺文化,通過視頻介紹和搶答互動的方式,增強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興趣,讓學生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隨后,杜老師結合電子商務專業的特性,講解了非遺文化數字化傳播的新媒體平臺和渠道,同時通過視頻展示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非遺文化傳播的新模式,通過介紹近年的“互聯網+”大賽中非遺項目的獲獎案例,鼓勵學生參與到傳承與傳播非遺文化的隊伍當中。
本次“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的主題講座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激發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加速了非遺文化與互聯網接軌,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力量,啟發學生關注非遺文化在數字時代所面臨的挑戰,并積極思考應對策略和方法。同時,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文 =杜永紅
編輯 = 毛妍 / 審核 = 張艷
出品 =商學院新媒體運營中心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文化我國所蘊含傳播非遺文化的意義的中華民族特有傳播非遺文化的意義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也是維護我國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對非遺文化的傳承,是保障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非遺文化傳承有什么意義目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